粘结指数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?
浏览次数:1391发布日期:2019-09-20
粘结指数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?
G指数测定是一个规范性很强的方法,其测定结果随试验条件而变化。因此,只有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,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。除了某些本身的特性外,影响G值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和试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下。
(1)煤样与无烟煤的混合均匀程度
两者混合越均匀,测定结果越可靠;因此,试验中应严格地按照GB/T5447规定的方法,将试样充分混合均匀。当用机械搅拌器时,必须预先进行对比试验,确认其试验结果与人工搅拌一致,且精密度良好,方可使用。煤样在磨口瓶内保存不会结块,尤其是放在冰箱中。
(2)转鼓转速和时间
粘结指数是表示煤样在规定条件下结成焦块的耐磨强度的指标,而转速和时间与耐磨强度的大小有关。速度越快,时间越长,焦块所受的耐磨力也越大,G值就越小,因此试验中采用的转鼓速度必须保证在(50±2)r/min,并且保证转动时间在5min时,总转数为(250±10)r。
(3)焦化温度
根据在相同焦化时间(15min)、不同焦化温度(830℃、850℃和870℃)下的试验结果,证明随焦化温度的升高,G指数有偏高的趋势,而且煤种不同,偏高的幅度也不相同。因此,试验中应严格按照GB/T5447《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》规定,将焦化温度控制在(850±10)℃。
(4)马弗炉温度回升速度
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规定,当煤样放入马弗炉后6min以内,炉温应恢复到850℃,因为回升速度的快慢,直接影响到在规定的焦化温度下的焦化时间,从而影响试验结果。回升速度慢,在规定焦化温度下的焦化时间短,测定结果就会偏低。为此,试验中要保证达到国家标准方法规定的温度回升速度。如果由于马弗炉的热容量不够,造成温度回升速度过慢,则可用适当提高煤样入炉温度的方法来保证回升速度符合要求。
(5)焦化时间
同一焦化温度(850℃)、不同焦化时间(10min、13min、15min和17min)的试验证明,随焦化时间的延长,G指数略有偏高,但不显着。为了获得重复性和再现性都很好的测定结果,试验中均应按GB/T5447规定,控制焦化时间15min。
(6)试验煤样粒度和放置时间
为了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,必须小心制样,用逐级破碎的方法,尽量减少小于0.1mm粒度级的比例,使0.1-0.2mm粒度级的比例达到20%-35%。如果0.1-0.2mm粒度级的质量分数小于20%,意味着在试样中小于0.1mm的分量较多,粒度组成偏细,G指数有偏高的趋势,但偏高的幅度随煤种不同而异,反之,如0.1-0.2mm粒度级的质量分数大于35%,说明试样粒度组成偏粗,G值有偏低的可能。为此有必要对被测烟煤样规定一的粒度组成。
测定粘结指数必须采制新鲜煤样,在室温下应尽快测定,在冰箱的冷藏室中可放置7天。因为煤样氧化后会影响其粘结能力,特别是低阶烟煤,氧化的影响尤为显着。因此,随煤样放置时间的增加,G指数逐渐下降。但夏天室温过高,煤样测定前宜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。
(7)压块质量
压块的作用是施加一个外力,促使熔融的煤粒去粘结无烟煤。压块质量越大,粘结越好,G指数也会偏高。GB/T5447规定,压块质量为110-115g。由于经多次试验后,压块会因氧化作用而剥蚀,其质量会减轻,所以应经常检验压块的质量,当它小于110g时,就不宜再使用。